考古成果:地方文化故事,越挖越精彩
2023年3月,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再次入选“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。这一持续近1400年的西南地区最大墓地,首次建立起黔中地区两晋至明代墓葬发展序列,建立了云贵地区历史时期考古学年代标尺,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生动案例。
在短短6个月的发掘期内,从2192座墓葬中出土了4000多件(套)类型丰富的文物,复原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、商贸、信仰、丧葬等文化面貌,展现了一幅1400年的历史画卷。
大松山墓群是贵州考古历史上第八次入选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的遗址。三年内,贵州已两次获此殊荣。截至目前,全国考古新发现的图谱上已有贵州8处考古发现,分布在贵阳、遵义、毕节、六盘水等地,覆盖多个历史时期。
考古成果极大拓展了人们对贵州这片土地的认知。2024年春节前,贵州省博物馆举办的《人文山水时光峰峦——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》首次向大众展示贵州30万年历史画卷,展出3503件套文物。展览持续火爆,迄今观展人数已突破15万人次。
几乎同时,遵义市博物馆开展了《播州杨氏土司考古成果展》,用考古成果讲述地方文化故事。作为元明中央在西南推行土司制度的核心区域,贵州拥有丰富的土司遗存。该展览展示了播州杨氏土司考古71年来的成果,是贵州“土司考古”的一次全面呈现。贵州“土司考古”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拿遍考古奖项“大满贯”的项目。
网站声明:本文“考古成果:地方文化故事,越挖越精彩”资源信息来自互联网,以学习交流为目的,整合法律法规、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并提交问题、链接及权属信息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相关阅读
-
刘月好:我们应倡导健康向上、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,刘月好简介详细阅读
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,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、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。然而,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也带来了虚假信息和网络暴力等问题。 京津冀融媒体中心主任、舆情分析专家......
-
中职学生谁在升学?调查显示:65%中职生进入高等院校,中职学生关于升学的方式详细阅读
35%的中职毕业生就业,约65%的中职生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业,其中约10%升入本科院校。 在升学渠道上,对口单招比例为49.5%,3+2、五年一贯制、中本贯通......
-
分拣员帮着兜底?垃圾分类,这些误区你涉足过吗,分拣员套路详细阅读
自2000年住建部公布首批8个试点城市以来,垃圾分类在我国推行已有二十多年,但一些不合理或似是而非的做法导致了公共资源浪费,收效不显著。2016年末以来,党中央......
-
研究揭示限制饮食可减缓大脑衰老的机制,限制饮食是什么意思详细阅读
限制卡路里摄入被认为能改善健康并延长寿命,但其背后的机制一直不明确。美国一项新研究揭示,名为OXR1的基因在限制饮食从而减缓大脑老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 研......
-
买贵可退!两航司10日起扩大免费退改范围,如何购票最实惠?,南航买贵退差价详细阅读
10日起,南航、东航新版客票退改规则生效,扩大了免费退改范围,放宽了因病退改规则,并新增了票价波动退票规则。 票价波动退票规则引起市场关注:购票后24小时内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