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天下来,脸要被扫十几次 专家呼吁警惕人脸识别技术滥用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
上海市民陈宽发现,每天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的App太多,一天要扫十几次脸。他对此感到担忧,认为人脸识别技术可能被滥用,导致个人信息泄露。
人脸信息是不可更改且唯一的生物识别信息,容易被犯罪分子窃取利用。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引发的案件也不在少数。
为何许多手机App会采用人脸识别技术?在使用过程中,如何防止该技术被滥用?记者进行了采访。
人脸识别广泛应用,但个人信息存在风险。从金融类、电商类到出行类、美图娱乐类,很多App中都能找到人脸识别的痕迹。调查显示,超过九成的参与调查者在生活、工作中会使用到人脸识别技术。
然而,许多App在支持人脸识别功能时,没有明确的人脸识别使用协议,也没有征得用户同意。部分App将人脸识别的单独同意与相机功能设为同一授权,甚至采用“不点击同意人脸识别就不提供服务”的方式强行收集用户个人信息。
人脸识别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用户认证的效率和准确性,但法律法规并没有专门禁止其应用。此类敏感个人信息的储存、传输、分析、转让、删除等环节,也应当满足更为严格的要求。
人脸信息一旦泄露,个人权益易受侵害。李东方指出,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,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,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,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。
如何防止人脸识别技术滥用?相关司法解释规定,信息处理者采取未单独征求用户同意、强制刷脸等方式处理用户人脸信息的行为,在相关民事诉讼案件中都会被认定属于侵害自然人人格权益的行为。
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建议,用户隐私协议中,不能仅用一句话简单说明要保护个人信息,还应当载明在什么情况下采集个人信息、如何采集、如何使用、如何删除等内容。
专家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,如就人脸识别和人脸图像处理等事项进行单独弹窗以获得单独同意,App在征得个人同意时明示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、方式和范围,个人信息主体享有撤回授权的权利,以及不得频繁地弹窗以获得个人同意等。
如何更安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?民革广东省委提出,要完善行业自律监督机制,对进入人脸识别行业的企业进行资金、技术方面的核查,减少低质量企业的进入,更好地保护公众的信息安全。
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、可信人脸应用守护计划等联合主办的“护脸计划2022年度成果发布会”显示,有多家企业及产品通过了“人脸识别安全专项评测”等。
总体上,在法律规范制定的过程中,既要促进人脸识别技术在应用场景中让用户受益,保障技术不断创新进步,也要将人脸信息的安全放在重要位置,将技术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降到最低。
网站声明:本文“一天下来,脸要被扫十几次 专家呼吁警惕人脸识别技术滥用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”资源信息来自互联网,以学习交流为目的,整合法律法规、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并提交问题、链接及权属信息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相关阅读
-
刘月好:我们应倡导健康向上、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,刘月好简介详细阅读
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,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、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。然而,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也带来了虚假信息和网络暴力等问题。 京津冀融媒体中心主任、舆情分析专家......
-
中职学生谁在升学?调查显示:65%中职生进入高等院校,中职学生关于升学的方式详细阅读
35%的中职毕业生就业,约65%的中职生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业,其中约10%升入本科院校。 在升学渠道上,对口单招比例为49.5%,3+2、五年一贯制、中本贯通......
-
分拣员帮着兜底?垃圾分类,这些误区你涉足过吗,分拣员套路详细阅读
自2000年住建部公布首批8个试点城市以来,垃圾分类在我国推行已有二十多年,但一些不合理或似是而非的做法导致了公共资源浪费,收效不显著。2016年末以来,党中央......
-
研究揭示限制饮食可减缓大脑衰老的机制,限制饮食是什么意思详细阅读
限制卡路里摄入被认为能改善健康并延长寿命,但其背后的机制一直不明确。美国一项新研究揭示,名为OXR1的基因在限制饮食从而减缓大脑老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 研......
-
买贵可退!两航司10日起扩大免费退改范围,如何购票最实惠?,南航买贵退差价详细阅读
10日起,南航、东航新版客票退改规则生效,扩大了免费退改范围,放宽了因病退改规则,并新增了票价波动退票规则。 票价波动退票规则引起市场关注:购票后24小时内,......